[讀書心得] 玩遊戲打造全能小孩|我們家每日的親子陪伴小遊戲
Family photo created by senivpetro – www.freepik.com
作者蔡百祥、黃怡璇,在2020年初出版的玩遊戲打造全能小孩一書,我是近期在國立臺灣圖書館線上電子書借閱平台讀到的。
- 免費圖書資源:手機就是圖書館
書裡面的觀念結合了正向教養與用心陪伴的倡導,看完有種再次印證了我們選擇對待逋逋的教育模式是走在正確的路上的感覺,和之前分享過羅寶鴻老師的書理念契合,這本書一樣也非常推薦給3-6歲的父母親們一同觀看。
書中以親子中常見的對話和情境,模擬出我們生活中會真實出現的各種場景,透過這些畫面,我們可以聯想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對話是做得很好的,有哪些是需要加以改進的。
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臨床心理師的背景,揉合了實務與專業,卻又簡單的帶領所有的爸爸媽媽們,由大人自身開始學習&成長,進而可以教導孩子和貼近孩子的心。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新書,作者歸納出一個孩子若要健全發展,有五個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分別是:
- 親子力
- 情緒力
- 讀心力
- 思考力
- 人際力
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親子力,其實也就是親子關係,孩子若能與家長發展愛與穩定的依附關係,孩子的大腦與身心發展也會相對比較好,親子力更是是其他能力的基礎。
本書會介紹上述的五大能力並拆解出所代表的意涵,並設計出四大類遊戲,讓每一種都是家長在家很容易與孩子進行的遊戲,不論是睡前時間,或是日常的零碎時間,享受優質親子時光,輕鬆一起玩。
在這邊我先就簡單的節錄我覺得非常值得分享的內容:
一起遊戲!不是只是玩玩具
遊戲不是只是塞給孩子很多很多玩具就結束了,而是著重於親子陪伴上,親子共同全神貫注地完成活動,讓彼此都可以感受到雙方都是樂在其中的。
很常有時候,我們一邊滑手機一編陪孩子玩積木、黏土,其實孩子一下就不想玩了,父母不專心的陪伴,小孩其實都能覺察出來,也會容易玩一下就說不想玩了。但是當我們全神貫注的陪伴,就算是簡單的閱讀、玩貼紙書甚至是塗鴉,不用多貴的玩具,也可以靜下心來一起玩很久。
所以一起遊戲的重點真的不在於,買了多昂貴的玩具,重點是在父母親的陪伴!
真的必須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半小時,完全不拿起手機,專心的陪伴孩子玩遊戲、閱讀、說說話,這將會是對於建立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的重要基石。
父母親必須仔細觀察,並透過對孩子需求真切的了解,幫助孩子建構自己人格,生命早期與父母互動的方式會深深烙印在孩子心裡,若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互動關係總是正向的,那麼他長大後對他人、對世界的理解,也常常保有著正面思考。
允許孩子表達情緒
當孩子很生氣的時候,透過引導&同理,站在孩子角度描述事情經過並分析原因,快速幫孩子釐清事件後,允許孩子表達想法和情緒。
必須讓孩子學習生氣的時候應該怎麼反應比較好?
例如可以透過:靜坐、冷靜等方式處理好情緒,給他一個角落自己冷靜下來。
最近逋逋會踩著小板凳、再踩桌子,翻過床圍進去床上,我自己是覺得這個動作還可以,感覺可以訓練攀爬能力,又不會太危險,但因為有時候我們桌上會放陶瓷或玻璃杯,怕打破會很危險,所以爸爸有禁止逋逋爬桌子,結果一個晚上,我坐在凳子上,逋逋從床上要爬出來,踩桌子接著要踩我肩膀,一個腳滑,我就直接抱他落地。他可能怕挨罵,我都還來不及說什麼的時候,他就自己說,媽媽我做錯事了,我要自己去角落冷靜罰站。(留下一臉錯愕的我)
後來我問他他才說:「因為爸爸有規定不能爬桌子,太危險了,我就自己去罰站。」
千萬不能用額外的好處解決情緒,例如:你剛剛搶玩具搶輸了,那你不要哭了~我帶你去買布丁好不好?
那麼就會落入「錯誤增強」的困境。
以後孩子會連結到他只要遇到困難,表現出傷心、哭,就會有甜頭,然後接著就會動不動就唉唉叫了XD
另外,關於玩遊戲的首要觀念:就是要好玩~
作者將遊戲分成四個類別,都是可以在家中一起玩的
- 居家遊戲
- 動腦遊戲
- 溝通遊戲
- 動手遊戲
- 居家遊戲:睡前我們喜歡用棉被蓋帳棚,躲在裡面讓爸爸找不到、躲在裡面聊聊今天的大小事、開心的、不開心的都聊。講秘密時光。說故事時光。
- 動腦遊戲:練習排行程,例如今天討論去哪邊吃飯完,可以去哪個公園,或者去賣場要買什麼東西(逛賣場就不能去公園)。一家人一起討論珍貴的晚間活動。
- 溝通遊戲:透過繪本、圖卡,讓孩子看到事件之後,練習說出感受&找原因。例如:看到小孩被媽媽打屁股,可能是因為怎麼了?
- 動手遊戲:繪畫、剪紙、配對圖卡、互動桌遊、光照書、玩相機
這本架構清楚,內容淺顯且實用的育兒工具遊戲書,閱讀起來相當的流暢,大家可以透過作者舉例的,和我們上面舉例的遊戲,自己去發展屬於你們家特別的遊戲時光,並持續的提醒自己與隊友,每天半小時,專心陪孩子遊戲!
這本好書推薦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培養出正向積極、自信且擁有正確價值觀的孩子吧!
以上分享,謝謝大家的觀看喔~